首页 / 文化大讲堂 / 民俗论坛

施爱东:清明:数学分割产生的时间节点
2017-04-03

作者简介: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

在进入清明起源的讨论之前,我们得先区分一下作为节气的“清明”与作为节日的“清明节”两个概念。

节气“清明”只是一个时间提示。古人把一年365天平均划分出了24个时间节点,称为24节气,如果把立春排在第一,那么清明就是第五个时间节点。

节日“清明节”指的是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时间仪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民俗节日,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提示,在这一天,还要举行一些由人所规定的,与时间本身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民俗活动,比如扫墓、祭祖、踏青、戴柳之类。本来可以在3月,也可以在4月、5月的任意一天做的事,大家约定俗成地非要在清明节这天执行,这就是节日的游戏规则。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清明”,往往既指节气,也指节日,视乎谈话的具体语境。但当我们追溯其起源的时候,就不能不区分节气清明与节日清明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节气“清明”作为时间节点,是如何被发明的。比如,一年为什么要分成24节气,而不是25节气,或者26节气?

前历法时代的古人要从事渔猎或农事活动,一定要掌握季节的更替,大雁南飞意味着冬天的来临,燕子归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布谷鸟叫了就得播种,其它如杨柳发芽、桃李花开,都预示着气候的变化,提醒人们下一步该做什么。如《淮南子·主术》:“蛤蟆鸣,燕降,而达路除道。昴中则收敛蓄积,伐薪木。”意思是说蛤蟆叫了,燕子来了,该去修整道路了;树木落叶的时候,就得准备伐木了。

但是,由于南北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各个地方的物候并不完全一样,如果仅以物候来确认时间,许多时候人们就无法进行时间交流。比如,祝英台叫梁山伯桃花开时到她家去提亲,结果,梁山伯家的桃花开得太迟,等他赶到祝家时,祝英台已经许给了马文才,于是,梁山伯被活活气死了。

为了统一时间,人们必须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时间参照系统。古人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星象来认识季节变化。比如,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改变时,季节也随之发生变化,斗柄指向四个不同的方向,则分别对应着一年的四个季节。

更精确的测量来自对日影的记录。炎热的夏季,总是白天长黑夜短,可是到了寒冷的冬季,却是白天短黑夜长。冬天,正午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也正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那一天,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冬至;相反,夏天,正午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也正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那一天,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夏至。从冬至到夏至的转换中,有一天的白天与黑夜一样长,人们把它叫做春分;从夏至到冬至的转换中,也有一天是白天与黑夜一样长,人们把它叫做秋分。而春分、秋分正好卡在冬至和夏至的正中间。

据竺可桢考证,《尚书·尧典》中已经有了“二至”“二分”的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四个节气。由上述节气的测定方法可知,节气的确认,是直接依据对日影的测量,也即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规律相关,所以说,节气是一种太阳历,也即我们俗话所说的“阳历”。

“至”和“分”之间大约间隔90天,把这四个90天一分为二,于是在二至二分的中间又分出了四个“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比如,在春分和夏至的中间点上这一天,就叫立夏。这样,总共就有了八个节气。这时,相邻两个节气之间大约间隔是45天。

这就有点麻烦了,45天不好再平分。如果是44天就好办多了,再平分,可以拆成16个节气,平均间隔22天,还可再平分,拆成32节气,平均间隔11天。可现在的实际间隔是45天,那怎么办呢?没法平分,只好三分。于是在春分和立夏之间又分出了“清明”和“谷雨”。这时,相邻两个节气之间,大约间隔15天。15天还可以再分为三个5天,每5天为“一候”,5是质数,不能再分了。所以,中国古代的太阳历中,“候”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节气是一种太阳历,是通过二生四,四生八,八生二十四的数学分割而产生的时间节点,清明就是这些节点中的一个。

上面我们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我们祖先却是经历了数千年才找到这一步的。等到24节气全部安排妥当的时候,时间已经指向了汉代。现存最早记录“清明”节气的是《淮南子·天文》:“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意思是说,春分之后15天,北斗星的斗柄指在乙这个位置的时候,就是清明到了。

那为什么这一天要叫“清明”而不是别的名字呢?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记录了一本已经失传的《岁时百问》上的一句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三统历》也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可见,古人是把清明当作清洁、明亮的简称。这真是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