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遗集锦 / 非遗手工艺集锦

榫卯——用木头构创的诗歌
2017-10-16

中国的民间工艺博大精深,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关于榫卯的解释。在我国古代的建筑取材中多以木头为主,为什么呢?

那是由于木头容易加工,重量轻,不光是中国喜欢用木头,欧洲也喜欢用木头,木头房子是容易坏,但是在地震中具有防震作用。

由于古时建筑技术比较差,所以盖不了大型石头房子,欧洲也有很多木制建筑,石头房子只是少数因为建造成本高,所以能建造很多大型石头房子并且保留到现代。

那作为古时建筑的原材料,木头在当时的大环境中又要如何相互固定呢?那就要运用我们略有耳闻的“榫卯结构”了,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祖先的智慧拍案叫绝,这种制木工艺和链接方式可以说是“木头构创的绚丽诗篇”。

榫卯,读作sǔn mǎo,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体现出家具与建筑的密切关系。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榫卯结构形式众多,我们一起来一一了解一下:



1、抱肩榫: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结构。也可以说是家具水平部件和垂直部件相连接的榫卯结构。

2、霸王枨:霸王枨是用于方桌、方凳的一种榫卯,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横枨加固腿足的榫卯结构。

3、夹头榫:是制作案类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

4、栽榫:又叫“桩头”、“走马销”,是一种用于可拆卸家具部件之间的榫卯结构。

5、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圆棍状又带弧形的家具部件,如圆形扶手的榫卯结构。

6、格肩:传统家具横竖材料相交,将出榫料外半部皮子截割成等腰的三角尖,另一料在榫眼相应的半面皮子同样割成等腰三角形的豁口,然后相接交合,通称“格肩”。

7、托角榫:角牙与腿足和牙条相接合,一般在腿足上挖槽口,与角牙的榫舌相接合,当牙条或面子与腿足构成的同时,角牙与牙条或面子都打榫眼插入桩头,故“托角榫”是一组卯榫的组合,不是指单一的构造形式。

8、暗榫:两块木板两端对接,使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叫“暗榫”或‘闷榫”,是制作几、案,箱子之类必用之榫。

9、套榫:明清椅子的搭脑不出挑,与腿交接处不用夹头榫,常用腿料作方挖出榫,搭脑部位则挖方形榫眼,套接,故名。

你以为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榫卯结构”这门手艺是中国红木家具的瑰宝,他包含的内在意义甚为深远,种类繁多,无法向大家一一展示,如有感兴趣的同学,我向大家推荐一款APP,在APP商城搜索“榫卯”一词,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