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遗集锦 / 非遗继承人

泉城古琴传承人朱子易:20年,只做三件事
2019-06-09

81岁的古琴诸城派传人朱子易学琴至今已有60余年。本版照片均由新时报记者郭尧 摄

朱子易与老伴合奏一曲《阳关三叠》

如今,除了吃饭睡觉和偶有的下楼遛弯,81岁的朱子易把大多数时间都给了那架陪伴他多年、市值已超28万元的古琴。作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子易欣慰道,“把老师传给我的都传下去,现在算是基本完成心愿了。”

拜入师门

踏入朱子易的家,映入眼帘的,除了整面墙的书柜,便是摆在电视机旁大幅的黑白照片,那是他的古琴老师詹澄秋的照片。朱子易回忆,1956年,在陪伴同学去拜访詹澄秋时,“刚踏进院子,就听到了琴声,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当时,朱子易就决定要拜詹澄秋为师。

詹澄秋,对于老一辈的济南人来说并不陌生。他不仅是济南古琴里程碑式的传承人,也是继诸城“三王”(王冷泉、王心源、王心葵)之后,在山东最负盛名的一代古琴家。若从1909年山东诸城琴派的第三代传人王心葵先生到济南传授古琴开始算起,济南古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可谓渊源深厚,后经一代古琴名家詹澄秋先生的传承和发展,济南古琴曾在全国琴坛产生很大影响。

拜师学艺那三年,朱子易与老师詹澄秋同吃同住,如同父子。朱子易曾撰文《平平淡淡才是真——忆恩师澄秋先生》回顾了与老师詹澄秋相处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饱含对恩师的怀念与感激。

1959年,朱子易经詹澄秋推荐,进入济南市歌舞团担任琵琶演奏员。1971年调入济南市文化局戏曲创作研究室,担任编剧。1983年调入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担任秘书长。1996年退休至今从事古琴教学并兼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古琴选修课教师、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客座教授。

从琵琶演奏员到创作编剧,再到社科联秘书长,如今成为济南古琴的代表性传承人。朱子易总结:“这只是实现了人生角色的回归。”

教学20年

退休后的朱子易,重新拾起了古琴,并且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古琴教学与传承。他说,这20多年,自己在做的,只有三件事,“编了一本书,出了演奏碟,教了300个学生。”

那本厚达267页的《古琴教程》,有200多页为朱子易手抄的琴谱与唱词。那张收录了8首古琴演奏曲目的演奏碟,更是他花费半年时间才录制而成。而那300个学生,更是他最大的骄傲。朱子易说,这300个学生里,还没有包括他多年公益教学的学生们。

朱子易家的电视机旁,除了摆放着恩师詹澄秋的照片,还摆了一张朱子易夫妇与一位年轻女子的合影。那是朱子易的得意门生——中央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家路宁。提起自己的学生,朱子易眯起了眼睛,神情里有掩饰不住的骄傲。“我的学生里,有的现在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有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副所长,研究生博士生更是多得数不过来。”

不仅有300个得意门生,甚至连妻子刘淑也成了朱子易的学生。“但我都是偷偷学的。”刘淑在一旁笑言。据刘淑介绍,因为经常有学生登门学习,久而久之,自己听多了也就会了。“有时候我还会跟学生开玩笑说,看看咱们谁学得更快。”

虽然已经是81岁高龄,但朱子易现在依然有五六个固定的学生。“撵不走啊,饭都在这儿吃。”刘淑玩笑道。

传承之路

自2016年起,朱子易就开始在百花洲免费进行古琴教学,直到2018年转至济南市文化馆。在每周日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他穿越大半个济南,来到这里免费教学。包括教室里的12架古琴,都是朱子易免费捐赠。

除了免费教学外,朱子易还走进了大学讲堂,不仅出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古琴选修课教师,还是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还会定期去不同大学讲学及全国各地交流。

虽然朱子易的儿子,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医生,都没有从事跟古琴相关的职业。但是朱子易的大孙子,现在是一所艺术院校古琴专业的大二学生。

朱子易说,大孙子虽然从小就接触古琴,但是真正开始系统学习古琴,却是从初三开始。只有13岁的小孙子,现在也能完整地弹奏一首曲子了,这都让朱子易欣慰不已。

“本来说到80岁就不干了,但遇到有天分的学生,不教不是太可惜了吗?”朱子易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老师传给自己的都传下去,“现在看来,基本完成心愿了。”

“想要去苏州听评弹,去上海看越剧,但现在,一个愿望也没实现。20多年了,都没有周末了。”妻子刘淑在一边嗔怪道。

采访结束,朱子易和妻子刘淑坐在了古琴前,手指上下翻动,弹奏起他们最爱的曲子。(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刘淑为化名)

文章来源:舜网-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