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铃之约 / 文化体验

风铃之约——“琴茶花香”四道养心雅集文化之旅澳门行
2016-05-18

2016年5月15日,应澳门鱼行醉龙节2016年主办方邀请,“琴、茶、花、香”四道养心雅集的发起倡导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刘魁立先生带领团队,在澳门茶文化馆举办了“琴茶花香”四道养心雅集及非遗讲堂。




本次讲座由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香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协办。澳门鲜鱼行总会会长苏中兴、理事长关伟铭等负责人,以及八十多位澳门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刘魁立、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春园,在讲堂上分别介绍了四道养心雅集,并由各位专家示范茶道、花道、琴道、香道,让在场的民众享受、体味到了传统文化和古典生活之美,度过了一个宁静愉快的午后时光。




中国古琴在传统四大雅趣——“琴棋书画”中居于首位,是当今世界上起源最早、技艺最成熟、理论最完善、内涵最丰富的音乐艺术。古琴艺术大约可追溯到3000年前,古传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又相传伏羲作琴,舜弹五弦琴而天下治,后来周文王、周武王各加一弦,遂成七弦。《礼记·曲礼下》记曰:“士无故不彻琴瑟。”古琴是礼乐社会中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重要标志性乐器。




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特征和文化形式,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的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距今至少已有4700余年的历史了。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礼仪传统。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大约在3000年前,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插花意识和雏形。中国插花艺术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中国古人笃信万物有灵,主张“天人合一”,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被视为饱含灵性和情感的存在物。在插花艺术中,不仅要考量各种花材的质料、外形等因素,而且更要注重构思插花艺术传情的语言和工具,注重创造和呈现插花艺术的意境美。因此,自古以来,插花艺术都力在追求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创作中心与主题,以营造枝情花韵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现为最高艺术境界。




中国用香、品香的历史悠久,肇始于远古,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上层社会、文人骚客、高僧大德也始终以香为伴,对香推崇备至。“用香”并不仅限于祭祀活动,更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在以“数字”和“速度”为日常生活考量标准的当下,人们的现代生活,处处充斥一个“快”字:快节奏工作、快餐式文化、快餐式旅游、快餐式交际……。生活和工作让人们不得不快,然而,快让我们丢掉了欣赏各种美的过程,放弃了追寻雅的品位,甚至损害了个体生命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慢生活的渴望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成为人们内心急迫的召唤。


“琴茶花香”养心雅集的体验活动,在繁忙与劳碌的现代生活中为您寻找古人柔淡、静穆的雅静生活,通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的艺术品味,带您找回久违的安逸与静美。让您在体验的过程中舒心、静心、养心、修心……


为此,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将陆续举办雅集活动,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并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韵。